行业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发改委发布33项《国家重点推广低碳技术目录》,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投入额位列前三
发布日期:2014-12-11 10:20:21    浏览次数:2352
      日益严峻的“垃圾围城”现象和低碳减排压力,使国家高度重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为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的有关要求,加快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行动目标的实现,发改委组织编制了《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并在8月25日发布公告。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入选《目录》,预计未来五年总投入将达到260亿元,投入额在所有34项技术中位居第三位。

      在《目录》技术简介中显示:我国年产生活垃圾约 3 亿吨,其主要处理方式有填埋、焚烧和堆肥。近年来,由于垃圾焚烧处理工艺减量化大、土地资源占用小、可能源化利用等特点,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全国已建成各类垃圾焚烧发电厂 100 多座,处理规模已经超过垃圾收运总量的20%。近年来,我国通过引进创新和自主研发成功实现了垃圾焚烧技术国产化,并在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得到推广应用,有效促进了生活的垃圾能源化利用。 

而且,该技术通过焚烧对生活垃圾进行减量化和稳定化处理,同时将垃圾的内能转化为高品质的热能用于发电。与传统的卫生填埋垃圾处理方式相比,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方式不仅减少了垃圾填埋缓慢降解过程中甲烷和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且在焚烧处理过程中通过能源化利用,起到替代化石燃料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碳减排效果。

      在《目录》中,垃圾焚烧发电技术体系又细分为四项关键技术,分别为高效焚烧技术、烟气净化处理技术、高效渗滤液处理技术、飞灰稳定化处理技术。

      据据《目录》起草说明披露,在前期对低碳技术征集原则、范围、碳减排量估算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基础上,发改委于 2013 年 1 月下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征集重点低碳技术的通知》(发改办气候[2013]226号),并收到各有关单位推荐的低碳技术共 549 项。经过符合性审查、行业专家初评、复评等多轮评审,2013年 8 月形成了《目录》初稿。再在 2013 年 9 月至 2014 年 2 月期间组织相关部门、各行业协会和有关专家多次召开讨论会,并根据各方意见和建议对《目录》进行反复修改和调整。2014 年一季度,由中节能咨询有限公司组织对《目录》列编的技术持有人进行了公开答辩,针对有代表性的技术种类还组织了现场调研。然后根据调研和答辩情况对《目录》进行了进一步修订,形成了《目录》(征求意见稿),再就《目录》(征求意见稿)征求了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意见,并在发改委官方网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根据收到的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了《目录》。入选的低碳技术首先应具有清晰的减排特征和较大的减碳潜力;其次要有不同于传统成熟技术的创新性;第三要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投资回收期一般在 10 年以内,在解决劳动就业、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导向方面有积极意义;第四还要具备初步的产业化规模,已运行的工业案例一般需超过 2 个。

      对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入选《目录》,专家们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发改委能源中心研究员姜克隽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从未来的垃圾处理看,焚烧发电肯定是最佳选择,我国以后要普遍推广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国家除了从低碳应用角度要给予优惠政策外,还要用垃圾收费来加以解决。他还建议,应把垃圾处理费加大,比如按照垃圾的产出量来收费,或像日本那样必须购买垃圾袋等,加大这种管理,让公众减少垃圾产出;从低碳方面来说,国家应该对它进行技术免税,包括减征增值税、进行上网电价补贴等。他认为,列入《目录》的技术中,关于气候变化方面,以后是国家重点推广的,将会有政策支持,对此进行倾斜和加大,比如免税等,这种支持应该是全方位的。广东省城市垃圾处理协会秘书长邱剑涛认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低碳效果,主要体现在综合能源再生利用。把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处理本身也是一个低碳过程。邱剑涛表示,垃圾焚烧要保障达标甚至好于环保标准排放,维持规范监管与运行,焚烧后的残渣要提高资源利用比例等,这些都需要增加投入,成本不能省。一个垃圾焚烧项目的回本期大概要10年左右。所以,双重补贴让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成为一个长效收益的投资项目,而普遍20年以上的特许经营权,也成为投资者长期收益的保障。

      发改委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推广前景和减排潜力》中指出: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收运量每年以近 10%的速度增长。同时,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土地成本不断上涨,垃圾焚烧发电建成项目数量也快速增长,累计垃圾处理总量的比例在不断增加。预计未来 5 年,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在市政生活垃圾处理领域的推广比例可达 30%,,其中利用该类技术的垃圾处置量约占一半,日处理垃圾量可达 10 万吨以上,可形成年碳减排能力 765 万吨二氧化碳。

      发改委强调,《目录》将为有关企业和机构开展低碳技术推广和产业化、发展低碳产业确立方向和坐标,并为下一步制定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提供依据。
上一篇:台州市德长环保公司焚烧系统二期工程顺利...
下一篇:德长人摄影作品荣膺柳市镇总工会比赛二等奖
返 回
企业概况
总裁致辞
公司简介
组织机构
项目介绍
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媒体聚焦
信息公开
企业文化
企业理念
社会责任
人文关怀
科普讲台
垃圾分类
垃圾处理
危废处置
安全环保
招贤纳士
人才战略
招聘信息
在线应聘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地图导航
Copyright © 2015 德长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邮局

手机扫一扫